领呔
【呔】读dāi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火。
呔的意思是:
突然大喝一声,使人注意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说话带外地口音。
1. 呔 [dāi]2. 呔 [tǎi]
促使对方注意的吆喝声(多见于早期白话)
呔,狗奴!快些拿了头来,就放你去!——《说岳全传》
另见 tǎi
〈形〉
指说话带外地口音
另见 dāi
【畈】读fàn,笔画有9画,部首是田,五行为水。
畈的意思是:
1.田地(多用于地名):~田。周党~(在河南)。白水~(在湖北)。葛~(在浙江)。
2.用于大片田地:一~田。
【胫】读jìng,笔画有9画,部首是月,五行为木。
胫的意思是:
【柅】读nǐ,笔画有9画,部首是木,五行为。
柅的意思是:
1.古书上说的一种树,果实像梨。
2.挡住车轮不使其转动的木块:“系于金~。”
3.阻止:“情动不可~。”
4.一种络丝工具。
古同“杘”,络丝车的摇把。
【峊】读fù,笔画有9画,部首是山,五行为。
峊的意思是:
【宬】读chéng,笔画有9画,部首是宀,五行为金。
宬的意思是:
古代藏书的屋子。后专指皇室藏书的地方。明清两代有皇史宬。
【胠】读qū,笔画有9画,部首是月,五行为。
胠的意思是:
1.腋下腰上的部位。
2.从旁边打开:~箧(指偷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