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駓,钦駓
【駓】读pī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馬,五行为。
駓的意思是:
毛色黄白相杂的马。亦称“桃花马”。
〈名〉
(形声。从马,丕声。本义:毛色黄白相杂的马) 同本义。又名桃花马 [yellow-white horse]
駓,黄马白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黄白杂毛,駓。——《尔雅》
有骓有駓,有骍有骐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駉》
〈形〉
疾走的样子
逐人駓駓些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:“走貌。”
又如:駓駓(疾走的样子);駓騃(疾走的样子)
【圩】读xū,笔画有6画,部首是土,五行为土。
圩的意思是:
南方一些地区称集市:赶~(赶集)。
1.防水护田的堤岸。
2.有圩围住的地区:~田。盐~。
3.圩子,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。
【吁】读xū,笔画有6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木。
吁的意思是:
1.叹气:长~短叹。
2.表示惊异:~,是何言欤!
吆喝牲口的声音。
为某种要求而呼喊:呼~。~请。~求。
【曲】读qǔ,笔画有6画,部首是丨,五行为木。
曲的意思是:
1.一种韵文形式,出现于南宋和金代,盛行于元代,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
2.(~儿)歌曲:~调。戏~。小~儿。高歌一~。
3.歌谱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聂耳作的~。
1.弯曲(跟“直”相对):~线。~尺。弯腰~背。山回水~。~径通幽。
2.使弯曲:~肱而枕(肱:胳膊)。~突徙薪。
3.弯曲的地方:河~。
4.不公正;无理:是非~直。
5.姓。
6.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(多为麦子、麸皮、大豆的混合物)制成的块状物,用来酿酒或制酱。
【旭】读xù,笔画有6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木。
旭的意思是:
1.初出的阳光:朝~。
2.姓。
【纫】读rèn,笔画有6画,部首是纟,五行为金。
纫的意思是:
1.引线穿过针鼻儿:老太太眼花了,~不上针。
2.用针缝:缝~。
3.深深感激(多用于书信):至~高谊。
【忔】读yì,笔画有6画,部首是忄,五行为。
忔的意思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