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鲇】读nián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火。 鲇的意思是:
【鲆】读píng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鲆的意思是: 鱼,种类很多,体侧扁,呈片状,长椭圆形,有细鳞,左侧灰褐色,有黑色斑点,右侧白色,两眼...
【鲑】读guī,笔画有14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土。 鲑的意思是: [ guī ] 鱼,身体大,略呈纺锤形,鳞细而圆,有些生活在海洋中,有些生活在淡水中,是重要的...
【鲅】读bà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鲅的意思是: 即 “马鲛”
【鲒】读jié,笔画有14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木。 鲒的意思是: 1.古书上说的一种蚌。 2.〔鲒埼亭〕古地名。在今浙江奉化。
【鲐】读tái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火。 鲐的意思是: 也叫鲭、油筒鱼、青花鱼。鱼类。体纺锤形,尾柄细,长可达50厘米,背青色,有深蓝色波状条纹...
【鲂】读fáng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鲂的意思是: 鱼类。体形像鳊鱼。背部特别隆起,腹缘后部具肉棱。长可达50多厘米。生活在淡水中,可以养殖...
【鲏】读pí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。 鲏的意思是:
【鲎】读hòu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木。 鲎的意思是: 1.节肢动物,头胸部的甲壳略呈马蹄形,腹部的甲壳呈六角形,尾部呈剑状,生活在浅海中。俗称...
【鲁】读lǔ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火。 鲁的意思是: 1.迟钝;笨:愚~。~钝。 2.莽撞;粗野:粗~。~莽。这人办事挺~的。 3.周朝国名,在今山东...
【鲌】读bà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鲌的意思是: [ bà ] 同“鲅”。 [ bó ] 鱼,身体侧扁,腹部有肉棱,背鳍有硬刺。生活在淡水中,吃鱼、虾...
【鲀】读tún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。 鲀的意思是: 河豚。
【鲍】读bào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鲍的意思是: 1.软体动物,贝壳椭圆形,生活在海中。肉可以吃。贝壳可入药,称石决明。也叫鳆,俗称鲍鱼、...
【鱿】读yóu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土。 鱿的意思是:
【鲋】读fù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鲋的意思是: 古书上指鲫鱼:涸辙之~。
【鱼】读yú,笔画有8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水。 鱼的意思是: 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...
【挂】读guà,笔画有9画,部首是扌,五行为木。
挂的意思是:
1.借助于绳子、钩子、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:~钟。把大衣~在衣架上。墙上~着一幅世界地图。一轮明月~在天上。
2.(案件等)悬而未决;搁置:这个案子还~着呢。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~起来。
3.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:电话先不要~,等我查一下。
4.指交换机接通电话,也指打电话:请你~总务科。给防汛指挥部~个电话。
5.钩:钉子把衣服~住了。
6.(内心)牵挂:他总是~着家里的事。
7.(物体表面)蒙上;糊着:衣服上~了一层尘土。瓦器外面~一层釉子。脸上~着笑。
8.登记:~失。~一个号。
9.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:一~四轮大车。十多~鞭炮。
【俥】读chē,笔画有9画,部首是亻,五行为。
俥的意思是:
【荡】读dàng,笔画有9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水。
荡的意思是:
1.摇动;摆动:动~。飘~。~桨。~秋千。
2.无事走来走去;闲逛:游~。闲~。
3.洗:冲~。涤~。
4.全部搞光;清除:扫~。倾家~产。
5.广阔;平坦:浩~。坦~。
6.姓。
7.放纵,行为不检点:放~。浪~。淫~。
8.浅水湖:黄天~。芦花~。
9.同“凼”。
【茭】读jiāo,笔画有9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木。
茭的意思是:
喂牲口的干草。
【挝】读wō,笔画有9画,部首是扌,五行为火。
挝的意思是:
老挝(Lǎowō),亚洲国名。
同“抓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【是】读shì,笔画有9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金。
是的意思是:
1.对;正确(跟“非”相对):一无~处。自以为~。实事求~。你说得极~。应当早做准备才~。
2.认为正确:~古非今。深~其言。
3.表示答应的词:~,我知道。~,我就去。
4.姓。
5.指示代词。这;这个:如~。由~可知。~可忍,孰不可忍?。~日天气晴朗。
6.联系两种事物,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、属性: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~鲁迅。节约~不浪费的意思。
7.与“的”字配合使用,有分类的作用:这张桌子~石头的。那瓶墨水~红的。我~来看他的。
8.联系两种事物,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“是”后面所说的情况:他~一片好心。咱们~好汉一言,快马一鞭。院子里~冬天,屋子里~春天。
9.表示存在,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,“是”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:村子前面~一片水田。他跑得满身~汗。
10.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,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,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,不能混淆:去年~去年,今年~今年,你当年年一个样哪!。说~说,做~做,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。
11.在上半句里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,表示让步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~好诗,就是长了点。东西旧~旧,可是还能用。我去~去,可是不在那儿吃饭。
12.用在句首,加重语气:~谁告诉你的?。~国防战士,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,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。
13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凡是”的意思:~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。
14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适合”的意思:他想的很~路。这场雨下的~时候。东西放的都挺~地方。
15.用在选择问句、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:你~吃米饭~吃面?。他不~走了吗?。你~累了不~? ⑾(必须重读)表示坚决肯定,含有“的确、实在”的意思:我打听清楚了,他那天~没去。这本书~好,你可以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