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灎】读yàn,笔画有26画,部首是氵,五行为。 灎的意思是:
【氎】读dié,笔画有26画,部首是毛,五行为。 氎的意思是: 1.细毛布,细棉布:“丝履~巾聊取用。” 2.以细毛布或细棉布制成的大衣类披衣。
【圞】读luán,笔画有26画,部首是囗,五行为。 圞的意思是: 〔团~〕a.形容圆,如“明月团~”;b.团聚;团圆,如“可唤儿辈来,作团~之会。”
【阿】读ā,笔画有7画,部首是阝,五行为土。
阿的意思是:
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~大。~宝。~唐。
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~婆。~爹。~哥。
1.迎合;偏袒:~附。~谀。刚直不~。~其所好。
2.大的丘陵:崇~。
3.弯曲的地方:山~。
4.指山东东阿:~胶。
5.姓。
【彤】读tóng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彡,五行为火。
彤的意思是:
1.红色:~弓。
2.姓。
【坐】读zuò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土,五行为金。
坐的意思是:
1.把臀部放在椅子、凳子或其他物体上,支持身体重量:请~。咱们~下来谈。他~在河边钓鱼。稳~江山。
2.乘;搭:~船。~火车。
3.(房屋)背对着某一方向:这座大楼是~北朝南的。
4.把锅、壶等放在炉火上:~一壶水。火旺了,快把锅~上。
5.(~儿)同“座”
6.因……犯罪,触犯法律
7.枪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动;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:步枪的~劲儿不小。这房子向后~了。
8.瓜果等植物结实:~果。~瓜。
9.指定罪:连~。反~。
10.形成(疾病):打那次受伤之后,就~下了腰疼的病根儿。
11.表示无缘无故:孤蓬自振,惊砂~飞。
【两】读liǎng,笔画有7画,部首是一,五行为火。
两的意思是:
1.“两”和“二”用法不全同。读数目字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。小数和分数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零点二(0.2),三分之二”。序数也只用“二”,如“第二、二哥”。在一般量词前,用“两”不用“二”。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用“二”为多(“二两”不能说“两两”)。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“两”,如“两吨、两公里”。在多位数中,百、十、个位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二百二十二”。“千、万、亿”的前面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但如“三万二千”、“两亿二千万”,“千”在“万、亿”后,以用“二”为常。
2.双方:~便。~可。~全其美。~相情愿。
3.表示不定的数目,和“几”差不多:过~天再说。他真有~下子。我跟你说~句话。
4.姓。
5.质量或重量单位,10钱等于1两,旧制16两等于1斤,1两合31.25克;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,1两合50克。
【词】读cí,笔画有7画,部首是讠,五行为金。
词的意思是:
1.(~儿)说话或诗歌、文章、戏剧中的语句:戏~。义正~严。~不达意。他问得我没~儿回答。
2.一种韵文形式,由五言诗、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,起于唐代,盛于宋代。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,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,因此又叫做长短句。有小令和慢词两种,一般分上下两阕。
3.语言里最小的、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。
【找】读zhǎo,笔画有7画,部首是扌,五行为火。
找的意思是:
1.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:~人。~材料。~出路。钢笔丢了,到处~不着。
2.把超过应收的部分退还;把不足的部分补上:~钱。~齐。